E-PAPER

訂閱 / 取消電子報,請輸入下列資料:

*您的大名

*公司名稱

*電子郵件

*使用類別

送出 重填

top
GO TOP

CONTACT

歡迎蒞臨巨鷗科技網站,若有任何智慧科技服務、行銷服務或 其他問題,請寫下寶貴意見,我們將盡速與您聯繫,謝謝您!

*您的大名

*性 別

*電子郵件

*連絡電話

手機號碼

服務單位

職 稱

*詢問事項

*您的意見


備註:有「*」之記號者,敬請務必正確填寫。
送出 重填

Column跨界專欄

跨界專欄

PMO系列9-見樹又見林還不夠!

♦作者介紹

作者:後藤年成Toshinari Goto;MSOL Inc, Senior Consultant;元嵩顧問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前言

對於專案經理或是PMO來說,要看到每一個成員的狀況以及顧全大局是很重要。也就是所謂見樹又要見林。筆者在很多的專案中都有做到這一點。然而,即使見樹又見林還是遇到了很多滯礙難行的狀況。這時候才發現,見樹又見林是不足夠的。

即使是顧慮大局,也注意到了專案運營的細節,有時候問題還是像雨後春筍一般的湧現。如果這時候去追究問題的話,一般都找得到問題點。但是如果再進一步去追究「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錯誤?」的話,往往會發現環境才是根本性的原因。

舉一個例子來說,在某一個軟體開發專案中,常常發生程式有問題。查了事發原因以後,發現是寫程式的負責人不注意而且檢查時沒有檢查到問題。然後就去追究為什麼這個人寫程式都這麼地粗心。最後發現是「負責的程式人員還要處理之前未完的專案,所以被分心了。」然而負責檢查的人沒有發現瑕疵才是原因,因為這個檢查人員不需要為這個過失負起責任。所以最後才知道,這個專案沒有為程式人員營造出可以認真執行的環境。我們從這裡就可以學到「要見樹又見林,更要了解這樹林的環境。

 

如果專案有障礙的話,從環境的角度來重新檢視吧!

另一種說法來說的話,應該是說「樹和林是要在合適的環境中成長。」例如,我們遇到「開發時間短,但是交期一定要把握」的環境的話。我們就要依據這個前提來制定主要時程(Master Schedule)等的全體計畫(林),以及各成員的作業計畫(樹)。在這個前提下再做專案整體的監控以及每個人的作業分配。就不會有因為環境無法配合而發生問題了。

但是即使我們規劃了這些,但是有時候環境也會有所變化。即使環境有變化,但是專案要達成條件往往不會跟著改變。這種時候我們只能去了解環境的哪一些部分被改變了,然後配合著改變對專案進行調整。對於專案環境的變化所帶來的影響,在專案中一般我們能使用的”作業化“及”規範化”的手段去改善不好的環境或是緩和惡劣環境對專案所造成的影響。

 

目前的環境,是植林的好環境嗎?

以我們一開始提的程式常常出錯的例子來看。首先我們可以訂一個規則,說”一個工程師在開發一個專案程式的時候,不可以有其他的專案插進來”。還有為了防止一樣的問題產生,以後如果有程式錯誤都要寫在確認清單上,建立自我檢查的作業。對於提升檢查水準的問題上,要讓程式檢查人員負起判斷程式錯誤的責任,建立一個規範不可以讓錯誤重蹈覆轍。創造一個透明化的檢查機制,以確保檢查人員好好地執行工作。

所以專案處在什麼樣的環境下是很重要。瞭解這一點就可以從更高一層的視野來管理專案。讓我們從專案環境的角度重新檢視專案中的“樹”及“林”吧!當我們的專案遇到窒礙難行的地方,或許以環境的角度來解決也不失為一個好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