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政府決定下一世代的計畫管理模式
撰文者: 專案經理 何佳珊 Mountain
對於智慧政府之目標及策略,將會隨著雲端運算、大數據分析、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科技應用普及的影響,促進政府服務轉型與創新。
智慧政府推動策略計畫
我國於1996年開始推動電子化政府,而至2018年12月27日的行政院第3632次會議中,宣布了最新的智慧政府計畫,智慧政府規劃核心理念為「以資料為骨幹,建構下一世代的公私協力治理模式,提高政府與民眾的信賴」。

資料來源: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智慧政府規劃報告
智慧治理
智慧治理透過資訊技術處理市政問題、並整合各業務單位,以有效率的方式提高公共事務的辦理時效。將內部管理和外部服務所產生的資料,透過儲存、分析、轉換,重新創造出新價值,用來輔助政府決策、預測大環境走向,更進一步,可以將運用區塊鍊技術去識別化後的資料開放,提供市民利用自己的創意,開發出新應用。
智慧決策
透過蒐集相關計畫執行數據進行勾稽、運算後制訂預警提醒機制,使政府幕僚單位在計畫管理面向可進行多方位監控,包括計畫之達成狀況及完善程度,進行數據分析找出其計畫的相依性進而判斷相互影響程度,並以數據視覺化之動態圖表呈現,將難懂的數據報告變的輕鬆易讀。

▲ 數據儀表板示意圖
不僅如此,大數據視覺化還可以幫助政府預測問題,發掘潛在需求,透過結合不同來源之資料進行科學預測,製訂相關規劃發展政策,進而不斷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務效率。
智慧監控
在政府公共工程之職業安全衛生方面,也可透過人工智慧進行相關之監控,透過平台紀錄廠商預計施工項目日期,再由系統自動判斷其高風險作業之施作時間後結合工地攝影機進行職安衛環境監控,進而防範工安意外,並透過影像辨識及物聯網之應用,即時偵測現場工人之安全扣環、背心及安全帽是否配帶之警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