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公平貿易規則讓獲利也能多元化
撰寫者: 創意城鄉處 黃騰賢 顧問 蕭雪麗 協理
企業面對商業競爭,總是往低價促銷、大量採購或是以比較激進的方式做為營運模式,但往往適得其反,甚至經營不下去。現今的企業營運與以往大不同,著重的不再只有追尋所謂的高獲利模式,更朝向永續且公平的角度出發,以共榮共好的方式,突破現有商業營運模式的困境。
生態綠OKO,匯聚微小善念 創造美好世界
生態綠創辦人徐文彥總經理對於咖啡產銷與公平貿易機制之運作相當熟悉,其公司更是臺灣第一間取得「國際公平貿易組織」認證的品牌商,一路走來獲獎無數,榮獲「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新創事業獎」、「華文世界部落格大獎」、「學學文創-綠色行動獎」等獎項。2018~2020的三年間,為農民創造231萬台幣的額外收入,榮獲國際公平貿易組織所頒發的「Trader of the Year 2020」殊榮。2022 年榮獲經濟部工業局食品科學研究所頒發的「新味食潮獎」。

圖1 Trader of the Year 2020
你所不知的公平貿易
公平貿易並不是交易時所設定的條件,也沒有一定標準的販售標準,而是在雙方都認同的狀態下,所達成的協議。從生態綠案例中發現,關鍵在於『分擔風險』,以「香港茶農」做為案例進行解說,企業的永續及公平,是建構在一個相對合理利潤分配的環境中,無論是茶農本身的利益外,所組成的社區團體、員工福利與補助及各種可能造成的正面力量,都將被考慮進來。在每次的交易中,都能提撥一部份的數字做為基金使用,用以發展社區建設、教育補助等區塊,以整體提升社區價值。公平貿易更在買賣雙方對等或是相對公平的價格上交易,並且參考國際價格與實際生產品質、產量來做為最後成交的價格。總體來看,茶農平均都能夠增加將近一倍的收入,客戶也能在穩定品質與產量的收購下,減低可能產生的風險,這就是公平貿易所帶來的最大效益。
鑲嵌在商業活動中的權力關係(Clare Hinrichs, Iowa State University):


圖2 倫理消費的發展路徑
從公平貿易的角度企業與團體共好
臺灣是以小型社會聚集起家的國家,逐漸面向大者恆大的企業環境,青創、微創的企業往往撐不過幾年或是突如其來的金融海嘯。在社會一片推動企業社會責任的前提下,大企業也期望能引入活水,讓企業的永續發展成真。公平貿易需要各業主的主動投入,以想改變的態度去面對資源提供者,最後形成具有公平貿易為理念之實質團體進行運作,讓微型企業成為大企業的助力,也能在相對穩定的環境下持續發展,最後達到『共好』的烏托邦。

圖3 社會基礎建設的投資
結語
巨鷗跨界智慧創新集團,長期耕耘於地方創生、產業創新,提供客戶更快速便捷以及提升企業數位轉型相關服務,藉由提出社會影響力的行動方案,展開社會影響力的品牌行銷策略,發展社會影響力的產業永續模式。我們擁有多年應用科技提升行銷成效經驗,從智慧科技到城鄉創意,從行銷創意到地方創生,致力發展人才培育,提供客戶跨界整合服務以及最佳解決方案,一直以來支持巨鷗一路堅持與生態綠創辦人徐文彥的實務分享不謀而合,回歸主題-公平貿易創造共好也是一種好生意,我們一起體會共榮共好的願景。

#公平貿易 #產業永續發展 #地方創生 #WeMakeItAmazing